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Relationship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 Overview

  TitleRelationship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 Overview 

AuthorGreen, Rebecca.


CitationRelationship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2001(pp. 3-18)


摘要:


    實體是現實最基礎的單位。關聯則是多個實體交互作用的結果。沒有任何實體是單純的。在說明關聯之前,必須要先定義關聯的範圍以及關聯的本質。我們使用抽象關聯來建立資料模型,以具體關聯來記錄資料。


    參與關聯的實體數量稱為元數。二元關聯的規律性相當吸引人使用,卻無法重新建構原始的多元關聯。大多數的關係都是不對稱的。如此的不對稱性意指必須說明參與關聯的實體。關聯參與者必須有序的或是以標籤來連結其與關聯的角色。


    二元關聯可以有:111對多、多對多關係。二元關聯亦有交換率a(b+c)=ab+bc


    決定關聯的語意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而方法有四


 1.不分析語意,由列舉參與實體或參與類別來構成其關聯。參見、相關的使用即此一概念。  


 2.接近式關聯


 3.替關聯命名


 4.用正式語言提出關聯的語義。


    關聯的清單應該用開放的以及封閉的類別來處理,前者為非列舉式,後者為列舉式。封閉類別包含了階層以及對等的關聯,開放類別則包含了結構關聯。


    必須關注參與的實體以及關聯的語意。並無法從定義的封閉關聯類別去推測開放類別的範圍。關聯的種類並不是一體適用的。關注知識組織中實體的類別及其關係較為有效的方法。


    知識組織中的實體有整體、書目單元、主題、觀念、字詞、知識、使用者。而其關聯為


 1.知識紀錄單元


 2.內部文本與外部文本關聯


 3.主題關聯


 4.相關關聯


    在抽象層次,必須要思考需要辨識的實體類別以及類別之間的關係。O’neill(1989)提出了作品、文字、版本、刷次、書等五種實體。其藉由1對多等實體連結反映了一種階層式的關聯。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關聯都是1對多的階層關聯。而IFLA則提出了作品、出版版本、載體版本、單件的書目實體。


    書目間存在著一種遞迴關係。而牽涉內容的書目單元間也存在著遞迴關係。


    一個特地作品的內容版本,其內部結構可以由章節不斷分解成更為細小的單元直至一字一句。


    載體版本間的引用關聯與其主題間的語意關聯具有相似的關係,如此可以改良主題檢索的方法(如主題索引以及關鍵字搜尋)Trivison(1987)發現有引用關聯的文件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其語意侷限在特定的相同詞彙上,忽略的同義的語意關聯。


    超文本連結與引用關聯式相似的,其不同點在於實做的方式。後者只能間接的引用,而前者可以直接的連結。而其思考面向為詳盡的分析來源以及目的地的語意關聯對使用者是否有益?以及連結種類是否可以自動產生?Trigg(1983)的研究分析了超文本連結的種類,多數與前所提到的關聯相似。Parunak(1991)則將連結分為關聯的、聚集的、改編的三種類型。


    主題檢索的困難在於文獻的多主題性以及使用者難以定義符合需求的主題和無窮盡的主題量。觀念是主題的基礎,所有的索引語言都說明了觀念的範圍以及關聯。決定適合的主題詞是主題關聯最常被應用的部份。這也開發了研究哪些關聯可形成複雜的主題的領域。


    相關關聯表現的是使用者與其需求以及與需求相關的資源的關聯。從使用者的角度和資源的層面建立相關關聯。雖然話題性並不是產生相關時重要的條件,但其仍是決定相關時很重要的一個層面。


     知識組織中的關聯是複雜的,處理關聯的需求來自於爆炸的資訊以及持續自動產生紀錄的結合。人類理解的關聯並無法與電腦分享。表現以及運用關聯可以提高檢索系統的品質。但最終的問題是,如果可以合理的解釋資源的相關性,那麼高品質的檢索卻是來自於仍有未被檢索到的相關資源。





心得:


    我對於關聯的概念大多數來自於資料庫課程,兩相對照之下並無太大的不同。關聯的分析最主要也是要增加提供使用者的資訊。一如IFLA提出FRBR的資料模型之後,其便可以展現出作品與作品間的書目關係。


    除了作品之間的關聯,分析引用以及連結的關聯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加精確的選擇其所需的資料。而主題關聯的研究則可以呈現一主題的學術脈絡。相關關聯的研究則是以使用者滿足需求與否來決定其關聯。


    通篇而言,個人只對於書目關聯的部分較為理解,其餘如主題、相關、連結等的關聯研究,也許是由於對原文上理解的錯誤,又或是其概念太過抽象,並無法確切理解其研究的目的以及最終目標為何。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Resources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Title: Resources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Cataloging Rules for the 20th Century.”


AuthorCoyle Karen & Hillmann, Diane.


Citation(2007). D-Lib, 13(1/2).


摘要:


    目前圖書館提供資訊的角色慢慢被GOOGLE以及AMAZON等服務商所取代,圖書館本身所提供的服務並無法與之匹敵。但是圖書館的目錄功能仍還有其一定的地位,但是至今仍以卡片時代的編目規則來處理編目作業而RDA則是在此一環境下的產物。


    現有的編目規則是為了讓卡片目錄以及館藏有序的呈現,所預設的對象是卡片目錄,款目是卡片目錄的唯一檢索點。可是在MARC機讀格式、線上檢索目錄出現之後,所使用的仍是以卡片目錄為主的編目規則。為了讓圖書館能作出創新的服務,必須要分析現有的科技以及資訊來修定編目規則,才能有限的製作目錄。


    編目規則從最早只處理文字、紙本資源,後來加入了音樂記錄、電影等其他資源形式,但是前者與後者在編目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其中的差別大多著錄在附註項和稽核項。網路資源改變了以前相對穩定的紙本資源的著錄模式。相對於紙本有題名、版權頁等穩定的著錄來源,容易製作的網路資源並沒有明確的著路來源。即使是用特別規則來處理也是不夠的。


    圖書館最早處理相同內容不同格式的物件是從微縮片開始,編目規則規定是任何文本的複製的不同格式都需要一個新的紀錄。這些不斷重複的紀錄對使用者而言其實都是一樣的,而且現有的編目規則並無法幫助使用者辨識該紀錄是否為紙本或是電子全文檔。


    目錄與圖書館館藏、服務對象兩者密不可分,其目的在於提供使用者需要的資訊。國會圖書館的卡片目錄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編目是一種分享。這也指出國家編目規則並須改善款目的一致性。


    AACR2是在電腦跟電子網路發達前訂定的,它是以卡片目錄的觀點來製作的。而其後的OPAC以及WWWOPAC則是以資料庫的形式連結目錄與使用者。


    線上目錄的出現提供使用者更多不同的檢索點,任何一個在紀錄中的款目都可供檢索。MARC雖然是用來傳遞編目紀錄的,但其中仍有未被編目規則定義的資料。有的是為了機器辨識用,有的是沒有被含在編目規則中的資料。MARC的修訂與其說是為了滿足編目的需求,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的系統的需求。


    網際網路產生大量的資訊,目前的圖書館目錄並沒有辦法處理如此龐大以及混亂的資訊環境。圖書館員需要一個更精簡的標準來描述這種新的智性產出。


    現代的使用者比較喜歡使用搜尋引擎,其快速、簡便的操作方式比圖書館OPAC的拖泥帶水好的太多了。完整的編目對於一個可以取得全文的資料是不必要的。這是一個使用者可以快速取得所需全文資料的世界。目前的編目規則並無法處理這種新的資訊交換以及資訊環境。


    RDA是提供一個綜合的指引去描述資源,並包含了任何媒體與內容,雖然RDA主要應用在圖書館,但也與博物館等其他機構研商,目的在於與其他METADATA標準有所依循。


    使用者花在目錄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而瀏覽全文的時間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少檢索,而與社群互動越來越多。雖然圖書館加入了數位全文、資訊傳遞等功能,但是仍遭受社群的功能如tagging以及使用者評論的挑戰。


    RDA的限制在於其宣稱相容於舊有的書目紀錄,它被認為可以與現存的MARC跟圖書館系統相容。由於編目人員對於科技的不熟悉,所以揚棄了URL的顯示方式,而要求編目規則訂定詳細文字敘述。


       由於編目的複雜度相當高,因此編目規則往往有許多篇幅討論案例,而RDA的目標則是增加目錄的使用效益。傳統編目人員比較喜歡詳盡的編目規則,它們抗拒任何妨礙劃一編目的變化。


    ALA對於RDA的建議為1. 採用自上而下的開發方式2. 修改開發時間表,有機會從整體上審議RDA3. 不單用AACR2作為RDA的理論與實踐來源


    Michael Gorman1997即倡議簡化AACR,要求去除特殊案例(法律、宗教),其次應剔除對於特定資料過於精細的描述。RDA內外部均認為其應訂定的是一個準則以及描述的規定,詳細細節應由特定團體編輯之。


    而館員提供資訊的角色已經逐漸由其他資訊提供者服務所取代,一旦圖書館淪為一個儲存無法線上傳播的資訊的場所時,使用者會轉向有相同服務的卻傳遞資訊更快速的機構。網路世代的資訊尋求也與以往傳統的使用者不同,圖書館必須以其角度來思考發展方向,而非以傳統思維來服務。


    重新整理編目規則並不是圖書館正確的起點。必須決定使用者是否使用一個通用書目工具來連結資訊或者是閱覽圖書館的財產清單而後自行去尋求所需的資源。RDA最好不要「繼續下去」,而是設定新目標去達成「模型、基本原則、一般規則」,將細節留給專業社群。


心得:


    其實到目前為止,對於編目規則並沒有太深入的接觸,以往只有在實習課程會有所應用。對於編目規則的認識也就是將一本書精鍊出所必備的二次資料,必且依照編目規則可以讓不同的人編同一本可以製造出相同的紀錄。也就是很零碎的羅列出任何一個需要著錄的款目的標準。


    RDA所描繪出的是一個極為宏大的遠景,它是跨語言以及跨載體的,它不僅為圖書館所用,亦可為其他機構社群所用,讓資訊的互通性大大的提高。


    而現行的中國編目規則為參考AACR2並酌參中文資料的特殊性而訂定之,而由於RDA是跨語言而以內容為標準的編目規則,因此思考如何將RDA導入華文世界必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學習心得

上台簡報



結巴的感覺很不好



超不好 非常不好!!



雖然我對於要報告的東西



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理解



可是話到了嘴邊又縮了回去 OTZ



這個經驗的心得是

1.PPT可以把備忘錄印出來....(我最近才發現這個功能)

2.把文獻的原文貼上去 看起來很漂亮 講出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要注意書面語跟口頭語的差別

3.可以採取大眾化模式:直接貼一堆 滿版文字 照念 一樣可以唸個20分鐘 省事



罷了 每週都有人要報告感覺好像很多次 不過算了算 其實一學期才兩三次 沒有很多



不過我口語表達好像真的有障礙 幹





寫文獻摘要的時候都在做翻譯 寫了三四篇以後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雖然翻譯可以佔版面 可是好像少了一點思考 而且弄得又有點久



改進之法

1.要思考咀嚼之後再寫 遏阻逐字翻譯之弊

2.提早作業 雖然熬夜寫是寫的完 可是會喪失思考能力 到最後連心得都在喇賽





轉眼間一個月就過了 一個禮拜也就三天四堂課 感覺上很閒



想在空閒的時候多看點東西 只看老師的指定文章好像有點不夠



可是到最後不是在睡覺就是打電動打一整天 真該死



好像天天都在放假 繼續醉生夢死....





每一堂都要期末報告 是有沒有那麼多可以報告!!

 

都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東西



不過我買了研究牲了沒



ㄎㄎ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Enriching Traditional Cataloging for Improv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TitleEnriching Traditional Cataloging for Improv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Tables of Contents Projects.


AuthorByrum, John D., & Williamson, David W. (2006).


Ci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5(1): 4-11


摘要:


BEAT小組是由國會圖書館各單位人員自願組成,目的是改善書目紀錄的效用。其最早的研究是將「TOC(目次)加入書目紀錄。而關於TOC的研究有以下幾點:1.在兩千本書中,加入TOC後,社會科學類以及人文科學類有兩倍及三倍被檢索出的機率。2.TOC在加入書目敘述之後會平均提供15個豐富的主題詞彙3.31本書所有的TOC中提供超過600個描述主題的詞彙,平均一本書包含19.5個詞。4.加入摘要以及TOC的紀錄提升了20~30%的檢索機率。Pappas and Herendeen的研究指出(1)TOC幫助使用者決定針對資訊需求的特定書名的相關性。(2)在線上環境中,TOC中的字詞由分辨以及檢索相關物件的功能改善了檢索的效率(3) 透過提供表示內容的資訊,TOC補充了主題編目以少量的檢索點描述整個內容的困境。Yu and Youn也指出主題檢索已經被關鍵字檢索取代。主題檢索者的檢索策略首先應該是挑選關鍵字而非主題詞。


提供TOC資訊:BEAT首先嘗試透過經由E-CIP的程序實現此一目標。出版商在出版前提供電子檔供編目,然後在出版後書上便附有適合的編目資訊。在1993時提供了TCEC讓編目人員在編輯E-CIP時可以插入TOC的內容。其流程為:操作TCEC跟出版商提供的ACCII電子文本,編目人員標示出TOC的位置,然後程式將其著錄在MARC中的505段。其遵守AACR對著錄TOC的規範並採用ISBD的標點法。在使用TCEC時必須考慮1.加入章節名稱是否改善自然語言關鍵字檢索?2. .加入章節名稱是否比題名跟著錄來源更能表達內容?3.是否需要大量人力準備TOC的資料?4.如果TOC很長又很多,會不會減低505段的資訊價值?第二個ECIPTOC計劃是為ECIP建立一個網路TOC記錄。 上述兩者的結果是可以透過檢索HTML編寫的TOC來進入線上目錄。


數位TOC(D-TOC)為了發展有效豐富書目的方法,數位TOC的產生取代了舊有影印紙本的方式。透過掃瞄跟OCR辨識之後,並以HTML編碼儲存於LC的伺服器。在HTML編碼的時候,同時讓MARCTOC檔相互連結,兩者都可以在LC的線上目錄使用。網路使用者可以透過數位TOC連結到LC的館藏目錄,LC便於此時提供相關的資訊,讓網路使用者重回圖書館。使用者在搜尋引擎檢索到TOC,在點選連結之後,HTMLTOC會展現其內容以及書目紀錄的連結,如是使用者可以連結到圖書館的OPAC進行檢索相關的資料。同時書目紀錄頁面的作者、主題、分類號等可以用超連結進行類似的檢索,供使用者做虛擬的瀏覽。


選擇TOC的標題的準則為可以代表該物件的研究價值並包含編者、傳記、參考資料等。其必須包含有意義的字句,並不超過五頁。數位TOC處理的語言將越來越多元化。


ONIX-TOC是從出版商提供依循ONIX規範的XML檔中抽出TOC的部份。其過程為LC會定期收到出版商的ONIX檔:首先檢查ISBN是否存在,若否則直接存取下一筆資料,而後檢查三組標籤是否存在,分別為,若存在則抽出標籤中的TOC資料然後比對LC資料庫中是否有符合的ISBN,此時會有三個問題:1.ISBN重複2.紀錄重複3.紀錄無ISBN。符合的MARC檔會被抽出題名、主題詞、控制號,後者用來做為與書目資料的超連結。之後軟體會在HTMLACCIITOC檔中加上

標籤來插入HTML標頭跟註腳。經過品質檢查後,儲存於伺服器中。如此循環,直至ONIX檔結束。ONIX-TOC讓使用者可以進一步取得書目資料,而編目人員可以在MARC856段著錄TOC的網址。


傳統鍵入TOC需要$40D-TOC需要$10來掃描連結資料、透過OCRD-TOC需要$2E-CIP插入TOC需要$3ONIX僅需$0.8


ONIX檔會因為其所包含的資訊而有所變動,其所設定的對象是書店而非圖書館。BEAT利用出版商提供的ONIX檔中的資料來延伸其ONIX計畫。LC目前處理3ONIX檔,1.12.02.1版。新的版本雖然經常產生,但是出版商仍然沿用舊的版本。ONIX3.0將於2006年推出,其大至上與2.1版相同,但是移除了不適用的標籤。ONIX標準的改變並不是針對其本身,而是針對其編碼。這使得此標準更為穩定。


因為書目紀錄只能提供TOC檔所在的網路位置,因此BEAT便研發了一個可以將網路TOC檔植入書目紀錄的軟體。軟體之資訊來自於ONIX-TOCD-TOC的原始資訊,然後將TOC資料抽出,並一行一行的填入505段。此一作法使得書目紀錄可以提供完整的TOC資訊,但是由於TOC檔的多樣性,仍會產生一些細微的錯誤。


BEAT的計畫展現了如何在數位時代中利用傳統工作。圖書館員必須體認到不論是傳統的框架作業或是數位環境作業,研究者不單單只把目錄當作資訊來源,而是把它當作通往更多資訊的閘道。思考如何運用既有的線上目錄來加強提供使用者更多的資訊將是最重要的課題。


心得:


TOC加入書目紀錄中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是經過思考之後,的確,TOC多多少少可以表現出一本書的主題意義,畢竟TOC代表的就是一本書的內容。其所提及的,必然是跟書有關的。因此在書目中加上TOC的內容,對於使用者而言定能增加其利用資訊的效能。


利用XML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傳統HTML只能標示資訊的排版,並無法表達資訊的內容。透過DFD的制定,一個規格化的XML標準對於資訊的交換會有很大的幫助。就如同文中的ONIX檔案,即是因為有標示出”TOC”內容的標籤,才能夠透過程式自動擷取TOC之內容,以供其他用途使用。


加入TOC來豐富書目紀錄的概念,只是國會圖書館在思考如何在舊有的傳統目錄中求新求變之中所產生的產物。其目的在於提供使用者更多有用的資訊,同時也是吸引使用者利用圖書館。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必須擁有創新思考的能力,才能在傳統中求突破。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馬太效應

 

Author:王崇德


Title:馬太效應


Citation:資訊科學原理。台北市:農資中心;民80


Topic:說明馬太效應現象 


Purpose:對馬太效應有效控制


Methodology:現象分析


Finding:必須要有所控制


Summary


   馬太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學概念,出自於《新約全書馬太褔音》25章「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它描繪了優勢和劣勢的積累過程:一經存有優勢,則這種優勢局面會不斷地加強,反之若處於劣勢,則這種不利條件也會繼續加劇。


   某一特定學科中,全部論文的半數係由該領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所撰。高產作者出現是社會選擇與調整的結果。優勢會進行累積的過程。同時弱勢也亦然。精英集團出現便是說明了馬太效應的影響。


   而論文多次受引以及專著頻繁被借閱,這種被動產生的結果即為集中取向。專書的20%滿足了80%流通量。而文獻的受引因為集中取向的影響可以分析出被大量引用的核心期刊。


   一般情況下,核心趨勢可能是相乘的累積,集中取向似是相加的累積


   而在文章量有所限制時,每個人平均可以發表20篇文章,而此時具有高知名度或者是權威的作家可能有機會發表20篇以上的文章,此時其便奪走了其他作家可以出版的數量。此係由於馬太效應的機制,他掠奪了各方面都不如他的作者。


    對於馬太效應有兩個假設,一為其強度與現有狀態比例關係,其二為負效應有限累積。有兩個實驗來證明此二假設,第一個單缸實驗說明了成功導致成功,失敗導致失敗。某些論文一旦得以受引,它們再次受引的概率便增大,反之在取得足夠的k次引用前,在此前不受引的概率會是很高的。第二個多缸試驗則表現出失敗不能無限累積的概念。並闡釋了核心趨勢。其例為同主題文獻在期刊上的集中行成了核心期刊,以及退稿後改投其他期刊的行為。


   而應用馬太效應的面向有1.摒棄平均,突出重點,設立文獻中心,專司採購核心期刊而非齊頭式採購期刊,並透過地區的佈局,讓文獻能夠保證取得。2良性堆加,自然導向。科技人員踴躍地出席會議也是馬太效應的使然。特別是顯貴、名氣大的科學會議更令人嚮往,許多人認為出席會議是一種榮耀。


   而消除馬太效應則要適度積累,防止偏頗。如諾貝爾獎得主的受引次數。另必須關注核心期刊之外的文獻。馬太效應是一種習慣勢力,因此新人新事的出現就要受到拘束。





Comment


    馬太效應是一種社會現象,並沒有嚴謹的科學考證。大抵上所謂集中以及核心的概念,都是受到馬太效應的影響,說明了人們一窩蜂的現象。


    因為馬太效應的發生,產生了核心期刊以及核心作者,以及高頻受引論文和高頻借閱專書。此一現象,集中了資源的累積,使人可以除去浪費在過於廣泛的資源而就較核心的資訊進行研究。妥善的操作馬太效應,可以讓資源更為有效的被運用。而馬太效應必須要經過人為的控制,才不會無限制的累積,造成新生的知識受到壓迫。


耗散結構

Author:王崇德


Title:耗散結構


Citation:資訊科學原理。台北市:農資中心;民80


Topic:說明耗散結構


Purpose:敘述資訊中的耗散結構


Methodology:現象分析


Finding:必須輸入負熵維持系統的有序性


Summary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規定能量轉化過程方向性的,這條定律的本質就是增熵原理。其表述為: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即熱傳導不可逆。熵決定於系統內微觀粒子排列的機率(或稱概率) 。系統有自發地向熵增大方向變化的趨勢。


   熵不斷增加的意義是,分子運動的無序性的增加,有序性的減少。


   而耗散結構建立於開放系統上,它既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又是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的系統。而熵變的概念是任何一個系統的熵變化是由兩部分組成,一為系統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而引起的熵變流;一系統內部自發產生的熵。而在系統遠離平衡態的時候,系統不斷地從環境互動而取得負熵,新的結構和新的組織就能自發地形成,此即為耗散結構。在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形成的新的有序結構,並以能量耗散來維持其自身的穩定性,就是耗散結構。


.   形成耗散結構的條件:為 1系統必須是一個開放系統2.系統應當遠離平衡態3.系統內部要素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的相互作用4.系統從無序向有序演化


    資訊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並且是物質系統與概念系統的綜合體,而且對新技術、高技術特別敏感。


   而文中將耗散結構運用在資訊科學領域時舉例如下:


   1.文獻不斷的增加,顯然增大了文獻系統的無序程度。編製加工文獻就是一種旨在求得有序的負熵流輸入。但是加工文獻雖然克服原始文獻的無序狀態,卻又帶來了加工文獻本身的新的無序。輸入負熵流,使之更加有序化-轉化為目錄之目錄、名錄之名錄、文獻指南型的再加工文獻。


   2.各種受控詞表都不是完整無缺的。會有錯漏以及缺欠的問題,此均為詞表本身的增熵結果。而修訂詞表就是輸入負熵使其趨於有序。


   3.文獻流的無組織狀態,這種狀態也可以認為就是文獻增長熵,它是社會文獻信息系統無序的惡化趨勢,透過分類的處理,即是輸入負熵。


   4.館藏不斷增加的過程也是增熵的表現,可以運用滯架週期、剩餘有益性來輸入負熵,從而有效的管理館藏。 

Comment

     
耗散結構意即一消耗外界能量來維持自身有序性的系統,簡言之就是透過人為管理的方法輸入負熵,使系統之熵變趨近於零,讓該系統中之分子排列趨於有序。


    大凡任何人為的管理以及操作都是輸入負熵的行為。一個開放的系統,若沒有經過人為的控制,其熵將會趨於無限大,也就是混沌而雜亂無章的狀態。而由於資訊大量產出,無所控制,造成了所謂的資訊爆炸。為了有效的管理資訊,資訊科學由是應運而生,目的在於使資訊趨於有序,讓使用者可以取用其所需的資訊。


    透過運用耗散結構的概念,我們可以分析各種行為,判別其對於整體而言是輸入負熵或是正熵,來決定此一行為對於系統的操作是否對於其有序化有所助益。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低落

我現在整個人很鬱悶



因為我看不懂情報科學原理的馬太效應跟耗散結構



我看不出來是要導讀什麼



大一 阿福在教的時候 我有把全文印出來



當時我就覺得這玩意很莫名奇妙



一堆數學式是怎樣 你直接講怎麼運用就好了啊



幹 原來研究所就是大型讀書會 每個人都要分享自己讀了什麼



老師只是一個主持人 他不會說太多東西



你必須自己去發現問題 跟解決問題



順便你還要跟大家說你的心得



再也沒有灌輸教育了 沒得灌輸了.........



禮拜天症候群跟禮拜二症候群 都是因為隔天要交作業



煩死了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障礙

我的學習障礙在於



我不喜歡在家裡寫作業



我不習慣在家裡看英文字



我認為待在家裡就是要睡覺跟娛樂



我沒辦法忍受做在家裡的電腦前面三四個小時



所以我的作業都拖到前一天才寫 八個小時才寫完 見鬼了



應該是說 我沒有預習課程的習慣









現在的圖書館很壓迫 我沒有辦法很愉快的留連於書架之間 而且我的背包不能拿進系館...



我還是比較喜歡文圖小小亮亮的感覺 加上那股熟悉的霉味 嗚呼



感覺特好 我真小家子氣





下禮拜三放假 送



我痛恨九點上課 這意味著我七點半就要起床 然後跟大家擠忠孝橋 等一堆紅綠燈



就機掰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FRBR in the Real World

 

“FRBR in the Real World.”


The Serials Librarian, 52(1/2): 93-104. Weiss, Paul J., & Shadle, Steve.(2007)


真實世界中的FRBR


摘要:


    FRBR建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能夠提供清晰的承述書目紀錄所欲提供的資訊以及滿足讀者需求的框架,其包含國家書目基礎的機能以及基礎的資料需求,以及一個能夠讓國家書目減少編目紀錄的製造和著錄完整的書目,但是同時保證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標準核心等級。研究團體以使用者的角度去系統化的分析定義目前使用者期待從書目紀錄中取得的資訊以及如何使用該資訊。FRBR的範圍很廣泛,但是對於其所定義的實體、作者、關係並沒有詳盡的解釋。對於材料、媒體、格式的定義範圍也很大。系列出版品的概念以及數位格式資料實體的動態本質值得研究。


    FRBR的觀念模型想要模組化書目資源。FRBR包含三組實體:書目、作者、主題。其功能在於:尋找、分辨、選擇、取得。FRBR的觀念模型提供了分享且詳盡的快速決策。在機構中我們撰寫類似FRBR的政策,我們使用FRBR的術語來讓文件更簡短並更易於理解。   


FRBR目標導向是以提供何種metadata為目標。編目規則編輯者會發現應用模型來表現應用於其文化脈絡及書目傳統的商業規則或運作規則會很有用。這樣的實作可能對國家編目規則提供有用的觀點,並且幫助設計者準確且一貫的連接這些觀念,從而使新的編目規則符合需求。


    FRBR幫助思考更好的metadata的系統架構。FRBR提供了我們思考未來的metadata服務,其減少了編目作業,並且引領我們改進編目介面來進行更好的徵集、區辨、導航、呈現工作,以及檢索更完全而精準。在紐約時報的系統中,提供了全文、延伸、精選三種版本形式的系列作品,並且分別展現了的每件內容中的媒體版本。如此可以明確的呈現不同作品的延伸特性,並且提供使用者更多關於內容本質的資訊。


    第一組實體(作品、內容、載體、單件)呈現了使用者對於智性或藝術性產物的興趣層面。


FRBR能否應用在期刊中?FRBR的觀念模型對期刊如何有用?有人認為期刊並不是一種分離的智性作品,期刊是經過篩選並且編輯過而呈現的。FRBR的共同作品概念包含了由諸多個人作品經由編輯者所集結而成。其中有兩種相關的層次,一個是抽象,另一個是整體或部分的。這兩個層次是相關的,在期刊社群中,兩者均存在。將焦點放在有人可能使用或參考其中一部份,那便是所指稱的書目相關。


    期刊是一種作品,文章也是一個作品,那單期期刊是否可以視做單一作品(主題性的、延續性的)?在內容層次上,期刊擁有兩種內容版本,原語文以及翻譯語文。在這兩種版本中也有文章跟單期期刊。事實上,在這兩種內容版本中的單篇文章也是一個作品。一個部份的內容版本事實上也是一個部份的作品。


    上述獨立的部份表示其不依賴任何由較廣泛作品所延伸出的任何涵義。而依賴較廣泛作品所延伸出涵義的部份有兩種,一為片段,一為組織。片段是從現有作品中的文本中分解出來的。組織部分是延伸成一個作品時不可或缺的部份。(如電視中的背景音樂)。每一個層次中的部份,在向下層次中亦有相對應的部份。而在向上層次中不一定有相對應的部份。在物件層次,泛部分化經常是被否定的部份,例如廣告圖跟版權頁。


    圖書館視文章部分為目錄的範圍之外。期刊文獻的取用主要是經由商業出版的索引(即如今的資料庫)


    FRBR中實體的種類、範圍等等是取決於文化/社會脈絡的。這並不是減少模型的力量,而是基於紀錄分享的理由,使其可以將定義更貼近於現況。不同的智性或藝術性內容代表不同的作品。相同的題名並不妨礙作品認定的數量。內容相似但不一樣時,只有在改變智性或藝術性內容時才會生成新作品。而卷數的改變也不會生成新作品。年鑑的索引跟十年索引、專刊跟專論、同一人所作地圖而不同出版社出版、報紙中版面分類的改變均為同一作品。


    內容版本跟作品的辨別取決於作品本身的本質以及使用者預期的需求。多重的載體版本包含多種媒體、原件以及重製。FRBR提供了一個更使用者中心的書目模型,我們必須更嚴肅看待我們面臨的課題,決定提供哪些後設資料,以及呈現更多有意義的資訊。


心得:


    文章前半段所提到的FRBR的應用實務說明了FRBR目前所發展的現況,而正在修訂中的RDA也宣稱引用了FRBR中的概念,表示 FRBR對於傳統的編目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而後半段討論的期刊問題,也提供了另一個應用FRBR的面向。


    在上週的課堂中提到了作品概念及界限的不確定性,而本文所闡述的概念則是在FRBR應用在日常實務中會發生的問題。而其中又特別關注於期刊等連續性出版品。


    期刊跟書籍因為在形式跟内容上的不同,在傳統圖書館業務中是分開編目的,同時在圖書館系統中,期刊部分也擁有其獨立的作業模組。兩者之間的差異性不言而喻。但是在FRBR的觀念模型之下,兩者之間的關係似乎更為緊密。作品的概念不論是對書或是期刊都是一體適用,不過最重要的仍然是作品的界限以及新作品的認定。研究發展一個可以決定新作品與否的準則是目前最為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