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Library Classification Schemes

我的研究所第一次熬夜經驗獻給了這一篇



莫名奇妙



又再一次的証明口語障礙之牆


logometic...ㄎㄎ the term is 決定可說與不可說的社會結構


AuthorRafferty, Pauline


Title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Library Classification Schemes


CitationKnowledge Organization 28(4): 180-191


摘要:


    圖書館分類法是以人為中心用來描述所有的東西的


   一般的分類法是關注於將知識應對成個別的主題。而一般分類法由大類、標記以及索引所組成。標記是一種基於自然語言的符號語言。Berwick認為圖書的編排是人的天性,一如秩序是天堂的第一條法律。十九世紀末因為知識的多產造成分類法的大量出現,如DDCUDCCC。而其用意在於取用書籍的知識及相信科學價值,並多強調實務運用。UDC的編者亦言UDC並非是知識分類的哲學或是學科重要性的排序。而其本身卻是基於DDC從培根的知識分類架構所延伸而來。Berwick認為分類系統是建立於哲學之上卻一直強調實務上的運用是矛盾的。


    而分類法分為以有形上學基礎的DDC以及為了實務方便的法國系統。而就算是沒有理論基礎的分類法也是建立於某種世界觀之上。事物並無法全然的隨機排列。其排列會基於傳統上的認知而給某些類別較為崇高的概念。其往往反映了物質社會的架構。而大類應該有以下特性:1.必須是建構的2.理想性而非代表性構成自然世界3.基於歷史的。


    大類一般是基於思想體系建構的,並不是物質世界的符號呈現,而分類法的建構往往是基於文化政治因素來決定大類以及細目的重要性。分類法會因為社會的變動而有所改動而反應現實。特定學科及論題的處理便是主題的時間變化。DDC對於小說的處理是以歷史及地理來分類的,並沒有進行內容或主題的分析。但是最近的檢索系統已經開發出小說的內容分析等功能。而AMAZON.COM對於小說的檢索提供了書目以及書評的功能顯示出社會對於小說的觀感上的改變。


    圖書館員經常強調分類法的實用性,而實用性的定義相當不明確。杜威雖然基於實用主義建立DDC,但它仍有些部分是其於知識上的哲學。


    DDC是從HARRIS反轉培根的知識體系的分類法為基礎而建構的。其類目並沒有呈現當代學科的性質。即使是實用的分類法也是基於某種哲學的基礎而影響其對於類目的關係。其強加並合理化其世界觀,讓使用者不用經過長考才能取得資料。但是必須透過其世界觀來搜尋資料。


    Bliss是以學術性一致來訂定大類,其認為反轉培根的知識體系沒有哲學概念,因為主要的科學已經分散開了,其同時批評DDC註記的低經濟性跟複雜性。其認為圖書館分類法不能只基於實務需要,其必須要具有教育功能,透過了解知識的關聯可以理解整個世界。他認為分類法必須與學術具有一致性。他認為定義明確的分類表會與時俱進,不過在後解構主義社會中將不易達成。


    DDC的流行在於其標記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概念。Paul Otlet Henri La Fontain關注於將語言轉換成國際語言。而阮岡納桑則是想要將個人認知的語言轉化成單純的符號語言。分類標記的翻譯是符號學的案例。Sassure Peirce把符號當作語言分析的基本單位。Sassure認為符號是由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部分所組成。意符是符號的語音形象;意指是符號的意義概念部份。由兩部份組成的一個整體,稱為符號。而Peirce則認為符號包括代表項(representamen)、指涉對象(object)和解釋項interpretant) 所組成。而圖像符號可分為象徵性符號(Symbol)、指示性符號(Index)、象形性符號(Icon)。圖書分類標記法通常使用已經具有其他意義的符號。如阿拉伯數字、希臘字母。


    國際十進分類法由Paul Otlet Henri La Fontaine製作,以DDC改良並使用分面組配式分類法。Otlet認為他的分類語言可以呈現原始文件的核心理念。


    阮岡納桑的冒號分類法使用人(關鍵系統)、事(材料)、能量(過程與操作)、空間、時間,即為「PMEST 來標記。而他認為封閉的列舉式系統只適合用來描述固定的知識如古希臘哲學,並不適合當今變動成長快速的知識。他認為他的標記語言可以表示可以意會不能言傳的概念。


    當前超文本的出現再一次挑戰了知識組織,同時知識的架構也從既有的樹狀結構轉變成了樹根結構。


心得:


   本文敘述了分類法的知識呈現的過程以及原理,透過閱讀此文可以讓人再一次重新思考分類的目的是什麼,甚至進而思考資訊組織的概念及目標究竟是如何。


   本文充斥了大量的哲學術語,對於理解上確實造成了部份的障礙,但是對於其所欲闡述的概念仍能有個模糊的概念。


   基於對於本文的理解,讓我體認到自己對於其他學科認知的不足。很多的概念都是我未曾接觸過的,必須要做進一步的閱讀才能從中有所收穫。在現階段而言,本文對於我而言難度有些偏高。


 

2 則留言:

  1. 紅成李~~~
    你現在都在唸這些東西嗎?
    好鬼打強 真恐怖

    回覆刪除
  2. 一個禮拜兩三篇 一篇10-15頁 一人組

    大家都這樣吧 ㄎㄎ

    回覆刪除

留言前請選擇身分別名稱/網址

選匿名的話,最新回應一整排Anonymous很難看